工程項目管理系統(tǒng) | OA系統(tǒng) | ERP系統(tǒng) | 工程項目管理軟件 | 裝飾管理系統(tǒng) | 簽約案例 | 購買價格 | 在線試用 | 手機APP | 產品資料
X 關閉
軟件項目管理工具

當前位置:工程項目OA系統(tǒng) > 建筑OA系統(tǒng) > 軟件項目管理工具

衡水糯米大壩躋身世界文化遺產 土壩用糯米加固

申請免費試用、咨詢電話:400-8352-114

摘要:6月22日,京杭大運河申遺成功,衡水景縣華家口夯土壩即大運河壩體遺址,以其原生態(tài)性明顯被定為申遺點后,躋身世界文化遺產之列,被載入《世界遺產名錄》。他們精心呵護的“孩

中國大運河石碑

景縣華家口夯土壩

      大壩修成后再無決堤
  22日,隨著第3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在卡塔爾首都多哈的召開,歷時8年,中國提交的“大運河”申遺申請被審議通過。京杭大運河作為古代偉大的水利工程,距今已有2500年歷史,被稱為“活著的文化遺產走廊”,與長城并稱為中國古代的兩項偉大工程。衡水境內大運河位于衡水東部,與滄州、德州交界處,為海河流域漳衛(wèi)南運河系的一部分。衡水段運河從故城縣辛堤村南入境,流經故城縣、景縣、阜城縣三縣,至阜城縣張華雨村北入滄州境,總流程為179.05公里。目前,衡水段運河已全面斷航,運河的主要功能為泄洪和輸水,局部地區(qū)取水灌溉。
  坐落于景縣安陵鎮(zhèn)華家口村的“華家口夯土壩”,壩體長約255米,高8米,壩頂平均寬度9.5米。晚清時期,因為處于京杭大運河南運河的一個拐彎處,這一河段經常決堤崩口,給當地百姓帶來深重災難,華家口多次被毀。
  1911年(清宣統(tǒng)三年),當時的景縣知縣王為仁,主持修建了這一大壩,采用最底部原土層打木樁,然后毛石打墊層,墊層之上三七灰土加糯米漿逐層夯筑,每層厚20厘米左右。一百多年的時間里,大運河華家口再也沒有決堤受災的記錄?!按謇锏睦先苏f,早年有德政碑,上面詳細記錄了修壩的
  情況,現在正在找尋此碑?!比A家口村村支書閆紅軍說,近年來,此處的運河里在夏天還能積一點水,主要用來灌溉。每年11月到次年1月,引黃入津的水也從這里過。
      修繕:加固維修保留原真性
  華家口夯土壩百年來直接迎擊運河水卻少有潰堤,因為土層里摻入了大量糯米,增加了韌性,也因此當地百姓稱其為“糯米大壩”,閆紅軍說:這項工藝成本較高,過去只在修建重要的古城墻時使用。
  由于年代久遠和河水的沖刷浸泡,壩體底部木樁已糟朽,上世紀50年代壩體整體下沉,下部淤積,壩體暴露部分多處開裂,局部開始風化酥堿。為保護和傳承好這一重要文化遺產,2012年8月20日,省古代建筑保護研究所專家開始對該險工進行全面保護加固維修,并在維修過程中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該險工的原真性和完整性。
  在壩體上,記者發(fā)現夯土墻上有規(guī)則地釘著一些木楔?!按髩斡昧藬狄郧в嫷哪拘ǎ拘ㄓ梅栏瘎┖吞厥饽z水浸泡后,被釘入墻里,這樣新舊壩體更能堅固地結合?!遍Z紅軍說,施工人員在釘木楔時,用錘子無法砸進去,要先用電鉆打眼兒。整個大壩修繕歷時近3個月,用了百余袋糯米。
  “糯米大壩”采用黃土、白灰加糯米漿夯筑,基礎釘錨柏木樁,其結構合理,壩體弧形曲線符合流體力學原理,受力面合理,最大限度緩解了河水的沖刷,經過一個多世紀河水的沖刷和幾次大洪水的侵襲,主體結構依然較好,并攜帶了豐富的歷史信息,突出反映了北方大運河上壩體遺產的特點和價值,也體現了當時施工工藝的科學性,是中國古代利用夯土技術建設水工設施的實物證據,為研究古代水利工程不可多得的實物。
  申遺:最原生態(tài)的大運河段
  據史料記載,華家口夯土壩附近在古代曾是一個渡口,康熙、乾隆下江南時,便經過此處?!按髩K風光,春疇一生,滿目從容。桂棹初搖,牙檣始立,淑色煙籠。堤邊對對賓鴻,村莊里,安平氣融。樂至情深,讀書意遠,與古和同?!边@是1750年,康熙南巡經過河北段大運河時填寫的詞。
  2006年5月,國務院將“京杭大運河”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年12月,我國重新設定的《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將大運河列入其中。衡水大運河的重點河段在阜城縣霞口和碼頭鎮(zhèn)、景縣安陵鎮(zhèn)、故城縣鄭口鎮(zhèn)和建國鎮(zhèn)。當年這些地區(qū)貿易繁榮,經濟發(fā)達,為南糧北調,北煤南運,改善和豐富運河沿岸人民的經濟、文化生活發(fā)揮了巨大作用。
  2008年,衡水成立大運河申遺工作領導小組,與省文物保護中心、河北省古代建筑研究所聯(lián)合,對境內大運河進行了文物調查,走訪了運河沿岸3個縣的自然村鎮(zhèn),對文物遺存點進行登記。其中,重點文物9處,包括阜城戈家墳引水閘、霞口揚水站;景縣安陵衙署、封氏墓群;故城縣建國鎮(zhèn)碼頭、杜氏民室、十二里莊大教堂、娘娘宮遺址,建國沉船遺址。
  2009年4月,由國務院總牽頭,8個省市和13個部委聯(lián)合組成大運河保護和申遺省部際會商小組,正式建立省部協(xié)商機制,大運河申遺上升為國家行動。2013年初,國家文物局正式確定了首批申遺點段,它們分布在8個省市的31個遺產區(qū),涉及27段河道和58處遺產點,河道總長1011公里。因原生態(tài)性很明顯,華家口夯土壩險工被列入大運河申遺點。
  保護:讓“遺產帶”變“富民帶”
  “大運河申遺不僅是目的,更是加強保護的手段和途徑?!焙馑奈锕芾硖幪庨L路軍秋認為,合理利用是對大運河最好的保護,進一步提升和展示大運河遺產的歷史、科學、文化價值。在華家口夯土壩被確定為申遺點后,華家口村的村民們自行籌資在壩體上安裝了攝像頭,謹防有人蓄意破壞,并派專人對大壩進行衛(wèi)生清潔工作,還自發(fā)組織起來將大壩上的道路加寬。
  “我們把大壩看成是孩子一樣精心呵護,通過申遺,希望能夠讓大運河由‘遺產帶’、‘觀賞帶’變成今后的‘富民帶’,為運河沿岸的城市帶來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契機。”閆紅軍說,他們希望大壩成為世界文化遺產后,可以得到更好地開發(fā)、利用,重現當年的風貌。
  路軍秋介紹,大運河負載著歷史、人文、自然、生態(tài)、經濟等遺產,華家口夯土壩具有歷史延伸性、文化拓展性,對促進經濟繁榮、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等有著多方面綜合作用。今后將會更進一步加強對華家口夯土壩和運河的保護和管理,聯(lián)合多部門的力量來保護管理相關項目的開發(fā),從而帶動文化遺產保護、運河生態(tài)建設、旅游方面的開發(fā),來拓展這一遺產的展示,這是帶動相關產業(yè)共同發(fā)展的一個很好契機。

發(fā)布:2007-11-06 15:01    編輯:泛普軟件 · xiaona    [打印此頁]    [關閉]
相關文章:

泛普軟件項目管理工具其他應用

項目管理工具 禪道項目管理軟件 夢龍項目管理軟件 微軟項目管理軟件 裝飾管理系統(tǒng) 裝修預算軟件 項目計劃軟件 項目進度管理軟件 軟件項目管理工具 材料管理軟件 工程項目管理軟件系統(tǒng) 項目管理系統(tǒng) 施工管理軟件 建筑工程項目管理軟件 工程管理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