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jiān)理公司管理系統 | 工程企業(yè)管理系統 | OA系統 | ERP系統 | 造價咨詢管理系統 | 工程設計管理系統 | 簽約案例 | 購買價格 | 在線試用 | 手機APP | 產品資料
X 關閉
重慶OA信息化

當前位置:工程項目OA系統 > 泛普各地 > 重慶OA系統 > 重慶OA信息化

如何看待網格計算與云計算

申請免費試用、咨詢電話:400-8352-114

文章來源:泛普軟件

如何看待網格計算與云計算

在寫這篇文章之前,曾經有很多人問過記者類似的問題,比如說,“云計算跟網格計算到底什么關系”、“他們兩個的區(qū)別到底在哪里”、“能不能簡單地講一下其中的區(qū)別”?

其實,一下子很難講清楚其中的具體區(qū)別。記者此前曾經在首次接觸云計算概念時,將云計算看成“網格2.0”(參見:云計算:網格2.0,http://www.cnw.com.cn/P/165),這一點得到了一些業(yè)內人士的認可;后來記者也曾經翻譯了美國《Network World》的一篇文章,澄清了有關云計算的一些定義(參見:云計算的五種定義考,http://www.cnw.com.cn/P/166)。

不過,記者認為這些都似乎還比較空泛。在采訪過網格計算相關的技術專家和云計算方面的技術專家之后,記者嘗試著給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當然,從定義上來說,二者都試圖將各種IT資源看成一個虛擬的資源池,然后向外提供相應的服務。云計算試圖讓“用戶透明地使用資源”,而網格計算當初的口號就是讓“使用IT資源像使用水電一樣簡單”。

根據維基百科所提供的定義,云計算是一種寬泛的概念,它允許用戶通過互聯網訪問各種基于IT資源的服務,這種服務允許用戶無需了解底層IT基礎設施架構就能夠享受到作為服務的“IT相關資源”。

而網格的內涵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方面是所謂的效用計算或者隨需計算,在這一點上面,網格計算跟云計算是非常相似的,都是通過一個資源池或者分布式的計算資源來提供在線的計算或者存儲等服務;另外一個方面就是所謂的“虛擬超級計算機”,以松耦合的方式將大量的計算資源連接在一起提供單個計算資源所無法完成的超級計算能力,這也是狹義上的網格計算跟云計算概念上最大的差別,也是本文要討論的出發(fā)點。

目標不同

一般來說,談到網格計算大家都會想到當年風靡一時的搜尋外星人項目,也就是說通過在本機安裝一個屏幕保護軟件,就能夠利用大家每個人的PC閑暇時候的計算能力來參與搜尋外星人的計算。

這也說明了網格的目標,是想要盡可能地利用各種資源。它通過特定的網格軟件,將一個龐大的項目分解為無數個相互獨立的、不太相關的子任務,然后交由各個計算節(jié)點進行計算。即便某個節(jié)點出現問題,沒有能夠及時返回結果,也不影響整個項目的進程,甚至即便某一個計算節(jié)點突然崩潰,其所承擔的計算任務也能夠被任務調度系統分配給其他的節(jié)點繼續(xù)完成。應該說,從這一點來說,作業(yè)調度是網格計算的核心價值。

現在談到云計算的時候,我們就能夠立刻想到通過互聯網將數據中心的各種資源打包成服務向外提供。一般來說,盡管云計算也像網格計算一樣將所有的資源構筑成一個龐大的資源池,但是云計算向外提供的某個資源,是為了完成某個特定的任務。比如說某個用戶可能需要從資源池中申請一定量的資源來部署其應用,而不會將自己的任務提交給整個網格來完成。

從這一點來看,網格的構建大多為完成某一個特定的任務需要,這也是會有生物網格、地理網格、國家教育網格等各種不同的網格項目出現的原因。而云計算一般來說都是為了通用應用而設計的,沒有專門的以某種應用命名的網格。

分配資源方式的不同

對于網格計算來說,其資源雖然也已經被池化,在外界看來就是一個巨大的資源池。對于要提交特定任務的用戶來說,他并不知道自己的任務將會在哪些網格的物理節(jié)點上運行。他只是按照特定的格式,將作業(yè)任務提交給網格系統,然后等待網格返回結果。

而網格作業(yè)調度系統自動找尋與該任務相匹配的資源,然后尋找出空閑的物理節(jié)點,將任務分配過去直至完成。雖然網格能夠實現跨物理機進行并行作業(yè)處理,但是需要用戶先將并行算法寫好,并且通過調度系統將作業(yè)分解到各個不同的物理節(jié)點進行,這個過程相對比較復雜,這也是很多網格計算被建設用來完成特定需求的原因。

國家教育網格項目組負責人金海教授曾經對記者表示,現階段的教育網格還只能實現將某一個特定任務派往特定的某一個節(jié)點,也就是說網格可以監(jiān)控某一個節(jié)點是空閑的,然后分派任務,但是如果沒有合適的節(jié)點能夠達到任務完成所需要的配置,那么任務就必須等待其他任務將資源釋放出來,不能利用分散的配置。

而云計算是通過虛擬化將物理機的資源進行切割,從這個角度來實現資源的隨需分配和自動增長,并且其資源的自動分配和增減不能超越物理節(jié)點本身的物理上限。盡管從控制端來看,云計算也將所有的IT資源看成是一個資源池,但是不同芯片的物理機會被歸類到不同的資源池中。

比如說可以呼應某一個應用的請求,而給其分配一顆x86 CPU或者Power CPU、安騰CPU,分配內存、硬盤空間,再給其安裝Linux系統、相關的應用,但是不能同時分配一顆x86 CPU和一顆其他的CPU以構成一個異構的環(huán)境。而且,如果節(jié)點中的物理機最高CPU數量是4顆的話,那么即使由10臺這樣的節(jié)點構成一個40CPU的資源池,也不能為某一個應用分配8顆CPU的虛擬節(jié)點。

從這種角度來說,Amazon在2006年所推出的EC2項目(Elastic Compute Cloud,彈性計算云)的確算的上是云計算項目,只不過那個時候云計算概念未興起,而網格計算的概念方興未艾,Amazon在那個時候依然用網格的概念向外推銷該項目。

殊途同歸

其實就像很多人大致了解的那樣,網格計算與云計算的確有很多的相似之處,這兩者都能夠被看成是分布式計算所衍生出來的概念,都是為了讓IT資源能夠對用戶透明,為了讓IT資源能夠達到更好的使用率。

從這個提高資源利用率的角度出發(fā),逐漸誕生了Web服務的概念,然后網絡公司通過部署數以萬計的服務器構成龐大的計算資源,得以提供此前無法完成的新服務。企業(yè)或者個人能夠通過互聯網利用那些大網絡公司所釋放出來的計算資源,進行應用部署或者向外提供服務。這就是從網格計算到云計算的歷史過程。

二者的意義就在于,無論是用戶還是企業(yè)開發(fā)者,都能夠通過互聯網來獲得數據或者進行計算,盡管本地資源有限,但是能夠通過網絡進行復雜的運算,其數據的計算過程對于用戶來說就像互聯網網絡對于本地網絡用戶一樣,正如大家所記得那個網絡云,后端的實現是透明的。(網界網)

發(fā)布:2007-04-22 09:12    編輯:泛普軟件 · xiaona    [打印此頁]    [關閉]
相關文章:

泛普重慶OA信息化其他應用

重慶OA軟件 重慶OA新聞動態(tài) 重慶OA信息化 重慶OA客戶 重慶OA快博 重慶OA行業(yè)資訊 重慶軟件開發(fā)公司 重慶網站建設公司 重慶物業(yè)管理軟件 重慶餐飲管理軟件 重慶倉庫管理系統 重慶門禁系統 重慶微信營銷 重慶ERP 重慶監(jiān)控公司 重慶金融行業(yè)軟件 重慶B2B、B2C商城系統開發(fā) 重慶建筑施工項目管理系統開發(fā)